登录 | 注册

【媒体报道】2015下旬期刊发布的乳腺癌重磅研究

时间:2016-01-26 15:57来源:康复乐园 作者:康复乐园 点击:
【盘点】2015下半年顶尖期刊发表的乳腺癌重磅研究


 

2016年1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2015年1月16日,33岁的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病逝。一年后,姚贝娜的名字仍时常被人记起。姚贝娜因乳腺癌离世的消息再次警醒大家,女生们一定要懂得防治“世界头号女性杀手”乳腺癌!生物谷小编整理了2015年下半年在Nature,Cell,Science等顶尖期刊上发表的乳腺癌重磅研究。

 

1.Cell:乳腺癌研究或可阐明潜在的药物靶点和组合性疗法

        来自纽约大学医学中心(NYU Langone Medical Center)的科学家通过对乳腺癌细胞功能的大量分析,揭示了当前许多药物的新用途,以及用于药物开发和组合性药物开发的新靶点;同时也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寻找其它种类癌症的新型候选药物,为揭示癌症耐药性的产生也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比以往研究而言,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对多种类型的乳腺癌细胞进行了组合性的遗传分析,Benjamin Neel博士表示,这项研究阐述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即揭示了乳腺癌细胞的遗传改变如何干扰对癌细胞生长和生存关键的通路,而这种通路或许可以被当前存在的多种药物的组合进行靶向作用。研究者利用新型的统计学方法对早期技术进行了改进,其可以帮助鉴别出对特殊乳腺癌亚型非常关键的多种基因,比如HER2、雌激素受体/ER、HER3等。

 

2.Nature:特殊基因突变或可促进不受控制的细胞分裂

        癌症很多情况下是由遗传缺陷所引发的,有些癌症甚至具有遗传性,比如名为rs351855的基因突变常会在二分之一的患者身上发生,而且其会促进多种肿瘤的生长,最终使得患者的疾病难以治疗。

 

        在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论文中,研究人员首次提出了治疗多种癌症患者的新方法,同时也为个体化疗法的开发提供了思路。人类99.9%的基因都相同,但另外的0.1%就可以使得个体之间出现特殊的差异。癌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此前研究人员在乳腺癌患者中发现了名为rs351855的癌症相关的种系突变,大约有一半的癌症患者都携带有这样的基因突变,而且患者预后较差。

 

        rs351855的种系突变可以帮助解释为何生长中的肿瘤对疗法具有一定的耐受性,而目前研究人员也急需有效的疗法来治疗这种突变相关的癌症。大量测序结果表明,rs351855突变会引发生长因子受体单一蛋白质结构单元的移除,随后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4)就会以FGFR4 p.Arg388突变体的形式表达,全球的科学家们目前也在研究来解析为何在超过400个已知的FGFR4中会有一种特殊遗传突变引发较大的效应。

 

3.Nat Cell Biol:三阴性乳腺癌的新型治疗靶点

        在癌症中,细胞信号通路是众多事件的关键链条,而这些事件可以抑制或促进疾病的进展;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ell Biology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结合HIF-1的分子机制,HIF-1是一种在很多癌症中都高表达的信号通路,HIF-1被认为可以调节乳腺癌的进展。

 

        这项研究揭示了HIF-1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关键角色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恶性难以治疗的乳腺癌亚型;研究人员对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The Cancer Genome Atlas)中的数据进行了研究;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是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美国国家基因组研究所联合开展的一项研究,目的是在20多种人类癌症中寻找特殊的基因组改变。

 

4.Nature:中性粒细胞——乳腺癌肺转移的重要“帮凶”

        在一项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上的最新研究中,来自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中性粒细胞是乳腺癌小鼠模型肺转移灶微环境中的一种主要组成成分,同时也是促进转移灶形成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

 

        研究人员利用多种不同策略阻断了中性粒细胞向癌细胞转移位点的招募过程,结果表明中性粒细胞能够促进癌细胞转移,特别是转移起始过程。特别重要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中性粒细胞能够产生一种化学物质,促进具有高度成瘤潜能的癌细胞富集从而扩张癌细胞池,帮助癌细胞在远端组织定植形成转移灶。通过基因或药物方法抑制中性粒细胞内负责合成该化学物质的酶(Alox5)能够消除中性粒细胞的促癌转移活性,随后抑制转移灶形成。

 

5.The Lancet:摄入两种乳腺癌药物的患者的机体症状或根据年龄而变化

        近日,来自加利福利亚大学洛杉矶分校Jonsson综合癌症中心对两种主要的乳腺癌药物进行的研究表明,服用两种药物进行治疗的女性所经历的乳腺癌症状或许会根据患者的年龄而发生改变,这对于后期开发治疗乳腺癌的新型个体化疗法或将带来一定帮助,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Lancet上。

 

        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检查了1193名患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绝经妇女的相关数据,这些患者都经历了病灶切除术及放疗治疗,同时也被招募到了III期临床试验中来评估药物阿那曲唑和他莫昔芬的效力,临床试验结果证实两种药物都是安全的。研究者评估了影响女性生活质量及特殊身体状况的因子,比如热潮红、肌肉和关节疼痛等,药物更趋向于对女性的影响并不一样,而研究者Ganz说道,摄入他莫昔芬通常会使得患者产生严重的热潮红,而摄入阿那曲唑的患者则会出现阴道干燥、肌肉和关节疼痛等表现。

 

6.Nature:乳腺癌的四大疑问

        尽管乳腺癌的治疗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人们面对乳腺癌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一筹莫展了,科学家对于乳腺还是很存在着一些疑问。

  • 哪些癌症需要治疗?

  • 谁应该去拍乳房X光片?

  • 免疫治疗有怎样的潜能和局限?

  • 哪些人更容易患上乳腺癌

 

7.Cancer Cell:变节蛋白或可调节乳腺癌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

        近日,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Cancer Cell上的研究论文中指出,肿瘤抑制分子和癌基因之间看似矛盾的关系或是帮助解释乳腺癌细胞对常见抗癌药物脱敏的关键,名为拉帕替尼(Lapatinib)的药物可以激活HER2+乳腺癌细胞中名为FOXO的抑制子,但随后FOXO就会变成变节分子,同控制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调节子进行合作;因此药物触发的关系可以诱导癌基因c-Myc表达,从而降低啊细胞对癌症药物的敏感性,进而导致癌症复发。

 

        研究者Xianxin Hua博士指出,我们发现表观遗传通路对HER2+细胞的生长非常重要,而且表观遗传因子可以降低癌细胞对拉帕替尼(HER2抑制子)的敏感性,因此我们需要去研究来揭示机体如何对拉帕替尼产生反应,以及为何癌症会复发,这对于后期设计新型工具来抑制癌症复发提供了一定帮助。

 

8.两篇Nature文章同时发现导致乳腺癌异质性的关键突变

        来自比利时的科学家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nature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在癌基因PIK3CA中发现一个重要突变,可能是导致乳腺肿瘤异质性产生的重要原因。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一种遗传方法在小鼠中发现了PIK3CA诱导肿瘤的细胞来源以及PIK3CA基因上发生突变对肿瘤异质性的影响。他们利用小鼠模型发现Pik3ca H1047R突变在基底细胞中以生理水平表达,能够诱导形成luminal ER+PR+肿瘤,而利用另外一种小鼠模型发现,该突变在luminal细胞中表达也会诱导形成luminal ER+PR+肿瘤或基底样ER-PR-肿瘤。

 

        与此同时,来自瑞士的科学家也在nature上发表了几乎相同的结果,更加确证了PIK3CA H1047突变的重要性。

 

9.Cancer Cell:科学家鉴别出促进乳腺癌转移的特殊基因

        来自澳洲莫纳斯大学的科学家近日研究发现了一种诱发乳腺癌的新型基因,该基因可以增加肿瘤的生长并且调节乳腺癌的转移,而乳腺癌作为引发癌症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备受科学家们关注。相关研究刊登于Cancer Cell杂志上,该研究或为后期开发靶向作用早期乳腺癌的新型疗法提供新的思路。

 

        研究者Christina Mitchell说道,这种基因名为富含脯氨酸的肌醇多磷酸5-磷酸酶(PIPP),本文研究为我们开发抑制乳腺癌发展的新型策略、控制并且检测乳腺癌特殊的亚型细胞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数据。PIPP在原发性肿瘤的发生和生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PIPP和已知的抗癌基因AKT1共同参与了癌症的扩散,并且也是引发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10.Nature:黄体酮可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癌症。在澳洲,每八位女性中就有一位乳腺癌患者,而且,每天有七位乳腺癌患者死亡。在美国平均每年有18万5千位妇女患乳腺癌,并有4万4千人死于这种疾病。近日,来自澳洲Adelaide大学及英国剑桥的研究人员发现,介导女性性激素(雌激素ER和黄体酮)活性的受体是如何与DNA相互作用,从而抑制了大多数乳腺癌生长的。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Nature杂志上。

 

        研究人员们用了最先进的DNA读取技术,通过这种技术可以绘制出图谱,找到雌激素受体结合DNA的位置和激活的基因。接下来,他们比较了两组乳腺癌细胞的图谱,即有黄体酮和无黄体酮的乳腺癌细胞。结果发现,黄体酮受体可以将雌激素受体重新导向,结合到不同的DNA区域,从而激活不同的基因,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11.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乳腺癌手术患者特别注意事项

        根据耶鲁癌症中心的研究发现,在部分乳房切除术时,移除更多一些的组织可以为成千上万的乳腺癌患者省去第二次手术。这项发现发表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杂志上。在美国,每年近30万女性被诊断为乳腺癌,超过一半的患者接受部分乳房切除术来移除病灶,同时保留部分乳腺。然而,大约20%到40%的患者在术后发现了“切缘阳性”,或在移除病灶的边缘发现了癌症细胞。切缘阳性的出现常常需要第二次手术,从而确保没有癌症细胞残留。耶鲁的这项研究发现了如何在第一次手术中,在癌症病灶边缘移除更多的组织,称为“空腔剔除边缘”(CSM),从而降低第二次手术的需要。

 

12.Cell:“总开关”分子或帮助癌细胞免于压力生存

        来自伦敦癌症研究所(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癌细胞中的一种主要开关或许会“藐视”正常的压力反应,并且驱动癌细胞在极端情况下生存。这种机制非常关键,因为其可以帮助癌细胞抵御在其疯长及快速代谢过程中所面对的高水平压力环境。相关研究发表于Cell杂志上。

 

        这种主要开关或许在肺癌和乳腺癌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相关研究也为后期开发新型抗癌药物提供思路;研究者指出,这种名为Brf2的分子可以扮演一种化学传感器的角色,当正常细胞置于代谢压力环境下时其就会关闭基因活性,从而就会促进正常细胞死亡,阻断正常细胞在压力状况下发生危险性的突变。研究者认为,癌细胞可以通过产生更多的Brf2分子来克服细胞的死亡驱动效力,从而使得癌细胞可以生存并且积累突变,甚至是在极端的压力状况下。

 

13.Nature:科学争论新佐证 EMT并非肿瘤转移必需条件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许多科学家都认为EMT过程对于肿瘤转移是一个必须条件,EMT过程能够剥夺细胞与邻近细胞紧密结合的能力,使细胞能够在全身范围内迁移。科学家们认为是EMT给了癌细胞"双腿"让它们能够脱离原位肿瘤,转移到其他部位形成肿瘤转移灶。

 

        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华人科学家Dr. Dingcheng 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在这篇文章中,他们建立了一个EMT追踪系统,通过间质细胞特异性cre介导的荧光标记在自发性乳腺癌肺转移小鼠模型中观察了这一过程,结果表明EMT并非肿瘤转移的必须条件。

 

14.Nature:外核体的特殊靶标或可预测癌症的转移走向

        一项发表于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西班牙国立癌症研究中心(CNIO)的研究人员表示,肿瘤会释放数百万个携带特殊蛋白和遗传内容的代表性样本的小囊泡,这些小囊泡俗称为外核体,类似于“信号船”,其主要负责确保受体器官可以作为肿瘤细胞的宿主,尤其外核体可以诱发必要的分子反应,即炎症、血管形成的发生,从而使得受体器官可以接纳肿瘤细胞,从而帮助肿瘤细胞扩散,进而实施癌症转移。

 

        研究者发现了特殊的分子信号可以干预外核体到达受体组织后引发的反应,尤其是这些信号还会引发S100家族基因表达水平的增加,S100基因家族被认为会引发炎症信号产生,而炎症和癌症直接相关。研究人员Peinado说道,文章中我们在乳腺癌和胰腺癌患者机体的血浆中发现较高水平的特定整联蛋白,这或许就可以帮助预测癌症发生转移的器官,但当前研究数据或许必须通过大量队列研究和预测性的测试才可以被证实。

 

15.Nature & NCB:新型药物样化合物或可有效抑制癌症发展

        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和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的两项研究论文中,来自加拿大安大略省癌症研究所(Ontario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名为OICR-9429的新型原型药,其或可促进研究者的相关研究;目前有研究者利用该药物研究研究表明,OICR-9429可以有效阻断乳腺癌细胞系的生长以及特殊白血病亚型细胞的生长。

 

        OICR-9429会抑制一种名为WDR5的蛋白质,而最近有两项研究评估了OICR-9429对乳腺癌及白血病细胞系的效应,文章中研究者利用OICR-9429成功阻断了由p53基因突变驱动的乳腺癌细胞系的生长,然而在正常情况下p53是一种肿瘤抑制子,一旦其突变就会引发细胞功能失衡,尽管其会刺激WDR5的功能,但仍然会引发癌症发生。

 

16.Cell:阿司匹林为肿瘤免疫治疗添动力

        根据一项发表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cell上的最新研究,在进行肿瘤免疫治疗的同时服用阿司匹林可以大大提高治疗效果。

 

        来自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们通过研究证明皮肤癌,乳腺癌和大肠癌细胞经常会产生大量前列腺素E2(PGE2),这种分子能够减弱免疫系统对病变细胞的正常应答,帮助癌细胞进行隐藏,这一过程使得肿瘤能够快速生长,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免疫治疗方法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17.Cancer Cell:治疗新潜力药物—让癌细胞“得瑟”而死

        癌细胞的分裂繁殖速度已经超乎正常,那如果给点刺激,让癌症细胞长得再快点会出现什么情况?——答案是会“得瑟”而死。这种过度刺激肿瘤生长关键蛋白的候选药物或将作为一种新的方法治疗多种癌症。该方法的工作原理是让癌细胞在应激边缘“不堪重负”而死。这篇文章发表在最新的Cancer Cell杂志。

 

        研究人员提出一个想法:如果他们能破坏关键信号通路,过度刺激SRC,会不会杀死癌细胞?毕竟癌细胞在很大程度上依赖SRC精细调节各种细胞活动,所以SRC刺激可能与SRC抑制在扰乱癌细胞信号活性的平衡一样有效。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他们筛选成千上万的化合物,以确定一个有效的SRC激活物——被称为MCB-613。MCB-613能杀死人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和肝癌细胞,同时保留正常细胞。当研究人员向13只乳腺癌小鼠注射MCB-613后,这个化合物几乎完全消除了肿瘤的生长,同时没有引起毒性,而对照组的14只小鼠肿瘤在7周内长到了原来的3倍以上大小。

 

18.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新型药物成功靶向治疗乳腺癌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了一种强有力的新型治疗方法来治疗不易治愈的乳腺癌。

 

        这项研究指出了一种叫做酪蛋白激酶1δ(CK1δ)的酶, 它是一种关键的增长调节器,新型的治疗目标。增长的CK1δ表达对乳腺癌来说非常常见,包括难以治疗的亚型称为“三阴性乳腺癌”(这些癌症不受雌激素、孕激素或her - 2 / neu基因的控制)影响了10-20%的乳腺癌患者。

 

        “我们的研究结果证实,异常的CK1δ调节通过激活β连环蛋白促进乳腺癌中的肿瘤生长,” Duckett副教授说,“然而,最好的消息是我们利用Bill Roush实验室已经能够用高度选择性和强力的CK1δ抑制剂治疗CK1δ表达的乳腺癌,从而触发肿瘤细胞快速的死亡。”

 

19.Sci Trans Med:血液检测可预测乳腺癌药物抵抗

        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一种具有高灵敏度的血液检测方法,可以确定乳腺癌何时对标准激素治疗法产生抵抗,他们还证明这种检测方法能够指导病人如何进行进一步治疗。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方法能够在乳腺癌细胞对芳香酶抑制剂产生抵抗的早期阶段给予病人警告,芳香酶抑制剂是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常用药物。他们发现这种新方法能够检测雌激素受体基因ESR1发生的基因突变,特别是接受了芳香酶抑制剂治疗的女性,这种基因突变是导致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细胞对治疗药物产生抵抗的一个重要原因。

 

         检测癌症病人血液中的DNA,发现基因突变能够帮助医生快速发现哪些病人不再获得治疗收益,从而改变治疗策略,选用其他替代药物进行治疗。

 

20.Nature:细胞程序可控癌症干细胞

        近日,来自怀特黑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杂志Nature上刊登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者表示,在乳腺癌中,癌症干细胞和正常干细胞往往来自不同的细胞类型,但二者却利用不同但非常相关的干细胞程序,两种干细胞程序间的差异或许可以帮助研究者后期开发新型的癌症治疗手段。

 

        本文研究中,研究者利用小鼠模型进行研究发现,正常和癌性乳腺腺体内部的细胞会表达相关的主要调节子Snail和Slug,这两个调节子都具有干细胞样特性,Slug具有潜力可以诱导和高级别恶性癌症相关的间质细胞特性。

 

        乳腺癌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对乳腺癌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探索仍然有很多路要走,美国总统奥巴马最近提出了“癌症登月计划”,希望有一天科学家们可以攻克癌症,为人类造福。

本文来自网络.

阅读是一种智慧,分享是种美德,您所看到的,也许正是您朋友所需要的。您的一次转发,也许就会帮助无数人。

 

病去医院,康复到乐园!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600-6850】
【深圳】0755-83250007
【广州】020-87610451
【佛山】0757-83350806
Q Q:1584766949
www.51-kf.com

 

(责任编辑:康复乐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联系

联系我们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