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上,每个癌患都有内在的康复本能,都有活下去的意愿,但为什么要活下去,不同的患者也有完全不同的认识。临床上,我也把这个称为康复动因。
老前辈认定自己一辈子还有很多意愿没有完成,想造更多的桥。所以即使在疾病的折磨下,他又坚持完成了浦江上另两座大桥的建设。最终享年86岁。 而27年前的晚期胃癌依旧能活几十年,本身就是奇迹。这就是崇高的康复动因所驱使的。 也有些人是觉得:“我还没活够,我应该活下去,哪怕是为子女、家庭活着。”那这些人也有了康复的驱动力,故而常常也活得很好。 但与之相反的是,有些患者缺少强大的康复动因。 福养堂-康复乐园首席中医肿瘤专家何裕民教授曾有位患者身患胰腺癌。本经过3年的治疗,再加之患者信心满怀,病情已控制的不错了。但后来患者时常和家人,甚至每次看诊都和我感叹:活着太累,没什么奔头。稍有不适情绪就一落千丈。
后来过了两年多,患者就不幸离世了。但其实,去世前胰腺病灶及肝内转移灶变化并不大。其实该患者也想活,但他经不起痛苦,一碰到曲折,马上退缩。总觉得与其这样痛苦的活着,找苦受罪,不如一死了之。即使接受治疗,但总觉是被迫的。
所以为何生了癌,甚至是同一种癌、同一病期、病理类型一致,接受同一医生诊治,但往往结果就截然不同呢? 从何裕民临床接到的治疗反馈,以及指标等综合评估发现,其最重要的可能因素就是康复的动因不同!癌症的康复程度和动因的激励呈明显正比。 著名法国哲学家加缪说过两句话:“没有对生活绝望,就不会爱生活。”“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 何裕民教授觉得每一个癌患都该把这两句话记在心上。作为患者自我,应意识到生命要高于一切!要为自己找一个坚强的理由,好好活着!有了动力,就有了方向。将心彻底放开了,才能在疾病的困厄中,永远激活且高扬生命的活力,克服病魔,走向康复! (责任编辑:康复乐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