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康复本能的内外的激励差异,所以要不断给自己加油-肿瘤康复乐园
登录 | 注册

癌症康复本能的内外的激励差异,所以要不断给自己加油

时间:2017-09-18 17:37来源:康复乐园 作者:康复乐园 点击:
癌症康复本能的内外的激励差异,所以要不断给自己加油

癌症康复本能的内外的激励差异,所以要不断给自己加油

同样生了癌,甚至是同一种癌、同一病期、病理类型一致,接受同一医生诊治,但往往结果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其中,最重要的可能因素就是康复的动因不同。

 

康复动因也是一种本能。因为没有人(除非伴有严重抑郁)不想活下去!活下去就是种本能的渴求。但这种康复本能还是需要不断地加以激励的。
 

深入分析,此类激励也可细分成外因和内因激励两大类。

 

 

大多数患者对为什么要康复而活下去的答案表面上都是一样的:我想活,我还没有活够!但进一步仔细作分析,又有很大差异。

 

有些人可能更多地归因于一些身外之物如:“我有很多钱,我没有好好享受过,我有地位、名声,我有很好的住所,我生活条件刚刚改善,我还有哪些地方没去旅游过,故就这样死,我死不瞑目……”

 

有些人则主要归因于强烈的内心需求如:“我的自我价值还没有体现;我的人生任务没有完成(如子女还小);我还需要赡养父母,报答养育之恩;我一辈子醉心的课题只进行到一半;这件事只能我来做,不做好,我死不瞑目……”

 

心理学家把前者称为外因激励,后者则是内因激励。

 

外因激励虽有效果,但很难持久,碰到困难(如治疗痛苦)很快就会消退。临床上畏惧痛苦而漫长的治疗者,往往主要就只有外因激励;缺乏内因机制。 

 

 

内因

 

则重在认识自我存在的价值,意识到自己的人生意义所在;这些,就成了他能够克服重重痛苦和困难而坚持下去的强烈动机。因此,可以持久维持较高水平的激励效果和全身心的投入。

 

我们观察发现,内因或外因激励似乎与男女性别没有太大关系。不少女性内因激励强烈,特别是为了家庭、子女和后代,能够坚韧地坚守;很多男性则缺乏内因机制,一有变化或痛苦,便意志低沉、埋怨、退缩,乃至放弃!
 

 

内因或外因激励与年龄因素有较大关系:很年轻的,内因激励通常不很强烈,可能涉世不深;高龄老人通常也不强烈,也许走了这么长的人生路,酸甜苦辣都经历了,不再过分留恋了。


 

两个案例很能说明问题:很巧,两个人都是神经内分泌型胰腺癌,都有肝转移;而且生病年龄都在五十四五岁;都是从事管理的:一个是企业管理(某央企董事长),一个是机关行政管理;且都是厅级或副厅级干部。搞企管的生病在先,2007年时发现泄泻、消瘦而确诊。

 

由于开始时误诊,把体检中看到的肝内转移灶误认为是肝囊肿,直到手术中才发现已多发性肝转移,手术失败了,只能把部分胰体病灶拿掉。但术后出现伤口溃烂,高烧,愈合不好。我被要求会诊时,他十分消瘦,低烧,难以进食,呈恶病质态。

 

伤口溃烂问题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愈合了。他是个非常坚韧的男性,我们后来成了很好的朋友。他明确地告诉我:这辈子他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完,一定要活下去完成它!再大的痛苦,再苦的药,再不能承受的治疗,他都能坚持下去!因为他还想做完很多事。他的毅力真的令人佩服。以前很少锻炼的他,伤口刚好,身体还很弱的情况下,就让人扶着,贴着墙尽可能地活动锻炼。

 

 

一旦身体许可,他就进行了球场上的锻炼,风雨无阻。坚持了四五年,终于逐渐康复了。2013年春节前,上海著名的B超权威胡兵教授悉心检查,发现他肝内的绝大多数转移灶已趋钙化,没有活性了。大家都为他感到很高兴。

 

另一位也患了胰腺神经内分泌癌肝转移的患者,2010年通过大学找到了我。他做文秘出身,官至副局长(副厅),一般情况尚可,没有手术,没有特别症状,就是厌食,时有泄泻。我还牵线让他向前者请教(前者经过3年多治疗,此时总体状态已经挺不错了),开始时他还是信心满怀的,一定要活下去。

 

但情绪起伏很大,稍有不适就阴雨绵绵,情绪一落千丈。胰腺癌患者多少有点疼痛。但他的疼痛充其量只是轻中度的,不需要特别处理,情绪好时根本感觉不到疼痛。

 

他每次吃药都紧皱着眉头。他常和我唠叨:活得太累!这辈子尽管混了个副厅,但没什么值得高兴的,却换了个最凶险的胰腺癌肝转移!太亏了。我则激励他,日子还早着呢,争取往后活得更好些吧!他老婆则天天劝他吃药,哄他吃药,他甚至为此和老婆争执,说:“我都是为了你们才吃药治疗的。”

 

他有一次情绪低潮时和我这样说:“家人之所以希望我活下去,因为他们可以享受我的高薪(他薪水很高,一年总共有30多万)。”他自我并没有这种强烈意愿!我分析原因,可能他是一直夹着尾巴上来的(做秘书出身的)。

 

尽管前面同病相怜的患者给他开导过几次,但效果最多两三天,很快又有点自我消沉了。认定活着没有多大意思,就是可以多点钱!活着是遭罪,活着只是为了家人……。自我缺乏内在强烈的激励机制。

 

一年半、两年、两年半,检查示其病情并没有明显发展,但总体状态却是病恹恹的,丝毫没改善。2013年夏天,因为贪凉,吃了冷饮,诱发肠梗阻,从此江河日下,国庆后去世。其实,去世前胰腺病灶及肝内转移灶变化不大。

 

本质上,每个人都有内在的生存及康复本能,都有活下去的意愿。

 

但为什么要活下去,不同的人却有完全不同的认识。

 

有的人有非常坚定的信念,如令人非常敬佩的南浦大桥建设总指挥朱志豪先生,25年前在造桥紧要关头查出晚期胃癌,他不弃不退,继续在病房边化疗、手术,边指挥工程。

 

他认定自己一辈子还有很多意愿没完成,就想造更多的桥。他此后的确又指挥了黄浦江上的另两座大桥建设,且现已84岁高龄,还在为社会作奉献;而25年前的晚期胃癌活到今天,本身就是奇迹。这是崇高的内在驱动力所致。

 

也有些人是觉得我还没活够,我应该活下去!哪怕是为子女、家庭活着,这些人也有内化了的康复驱动力,也常能活得很好。我在《癌症只是慢性病》里介绍的倪女士,就是期盼女孩成才,1998年确诊晚期乳腺癌,多处转移,当时被断定只能活半年,同病房的同一病期病友纷纷走了,她却越活越好,完全康复了。

 

 

还有些人缺乏强大的内在激发因素,就像前面秘书出身的那案例,他很想活,但经不起痛苦,一碰到曲折,马上退缩;与其这样活着,找苦受罪,不如随它去,甚至一死了之。同样的治疗,对于他们来说,效果差多了。尽管他也接受治疗,但是被迫的,因为家人的劝,因为亲友的期盼,而不是他内在的激励。

 

从对治疗的反馈、指标等的认识,都可分析其内因或外因激励的强或弱。内因激励为主者,往往对这些更愿意从正面去积极理解与接受;外因激励为主者,多半消极理解,老是埋怨!这也可能是导致前者更容易走向康复的因素之一。

 

作为医生,我们要努力发掘他内在的康复本能,激发他活下去的人生意义感。从更为高远的层面去激励他。但作为患者自我,也应意识到生命高于一切!对于你来说,活一天不只是两个半天问题,还有更多的意义与价值存在!只有这样,才能在困厄中永远激活且高扬生命之活力,克服困厄,走向成功!

 

 

 

癌症患者的心理危机和一般心理危机不一样:一般危机随着经历远去,情景消解,会逐渐被遗忘,慢慢淡化。除非再次陷入同样情景唤醒他。癌症却不一样,危机诱因是内源性的,他们的情绪障碍随时随地会被激发,甚至许多患者心绪宁静下来,独自一人时就自然想到“我生了癌”“我将不久于人世”,所以,消解非常缓慢,诱因甚至终生存在。

 

临床上我们发现很多康复得很好的患者,隔三岔五地一定要找你聊聊,听听你对他刻下状态的评价,并不在乎是否开方用药。只是为了一种安全感的需要,或抚平一些心绪。我把这称为“加油站原则”。

 

其实,患者潜意识里正性的心理康复动能和负性的恐癌情结始终在相互抗争着,正性的常渐渐削弱;负性的时不时春风吹又生。加油站原则就要求我们定期回访,患者有这种需求,就要给他一些支持,哪怕一个笑容,一个号脉,一个握手,一句话:你很好!

 

都是强有力的心理支持。我们创办了“青稞网”,就是为了肿瘤患者随时能够得到医患(或患友间)的相互支持。当然,这个支持须是正性的。我们发现一个明确事实,同病区(同病房)出院后常联系的患者,有一个人出了问题,三五个月内其他几个都会先后出问题。这就是心理感染现象。

 

故需强调正性心理支持。“加油站原则”就是主张对肿瘤患者的心理支持应是持之以恒的。

 

有个著名女作家,身患肺癌5年多了,开始时非常恐惧,一度不想见任何人。经笔者不断激励,包括与我们牵线的其他患者交流,逐渐走出阴影。但她每隔3~5个月一定要找个理由千里迢迢来见我一次,目的不为其他,就为获取正能量。对此我非常理解。

 

见面时我从来不主动和她谈癌症问题,每次总是嘉奖她:“气色越来越好”“人越来越有精神”……她每次总是满意而归,并有了新的康复目标。她生病两年后创作的题材被拍成了电视连续剧,在中央台热播,收视率很高。现在她又瞄准了新的题材,努力投入新的创作生涯之中。

 

肿瘤康复过程中不断给自己加油,输入正能量,方法及成功案例太多太多。

 

有个老患者是福建的房产商,2004年患的晚期肝癌。他病情稍稳定,便一方面借中医药巩固,另一方面周游各地,借旅游陶冶情性,摆脱恐惧。他为了抗癌,在上海买了房,家搬到了上海。开始一两周诊疗空闲时,近处走走;两年后开始计划走遍中国。

 

那时候,他已无需汤剂了,我们帮助他制成丸药和片剂。他说他要弥补以前几十年拼命工作对自己的亏欠。近五年,他又开始周游世界。11年间,他走遍了《中国地理》杂志推荐的国内值得去的近300个地方,足迹遍及全球五大洲、五十多个国家,北极、南极等角落都去了。

 

他每次只身一人,带上相机;一路走,一路吃药(针对他调制的丸药与片剂)康复,一路欣赏感受,一路吸收正能量,一路留影,自摄的世界集锦照片垒起来有好几米高,他把这看成是自己全新的生活;并每隔三四个月找我换换方,戏说这是加油站、整修车间。

 

就这样,他既陶冶了情性,又不断地从自然吸取能量,且癌症康复良好,并真正享受着生活。

 

广东女患者黄某,临近退休时查出恶性肿瘤,也一度沮丧、恐惧。她自我激励的方法是进入老年大学。老有所学,学会了钢笔画,并迷上了钢笔画写生。

 

2014年年底,她送给我一本自己复印装订的《钢笔画习作集》,汇集了几十幅她的习作。并颇为骄傲地告诉我,她争取画得更好、更多,正正规规出一本习作集。这是她的成绩,也是她享受生活、促进康复的动力。

 

其实,人都需不断地给自己加油,输入正能量。对肿瘤患者来说,这尤其有意义。且方式、方法很多,不拘一格,善于把握利用,都可成为生活动力和康复源泉。
 

康复乐园深圳总部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上步中路上步信托大楼东座203-205室(地铁通新岭站A出口)

   电话:0755-83250007  83243422

  康复乐园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600-6850

  网址:http://www.51-kf.com                           

  Q Q: 1584766949


  康复乐园广州分部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三路3号岭南艺术商品城901室(地铁烈士陵园B1出口)

  电话:020-87610375


  康复乐园佛山分部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岭南大道北影荫路32号(市一医院对面)

  电话:0757-83350806

(责任编辑:康复乐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联系

联系我们

扫描